2021年中山大学611中外文学-803中外文论考研真题
2021年 611中外文学 一、填空题1、《离骚》的作者是_______,他的_______是诗歌文学象征。2、“春秋三传”是指《谷梁传》、_______、_______。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_______。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4、阮籍流传至今的一首诗是_______,是_______时期的代表作。5、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指《牡丹亭》《紫钗记》_______、_______。6、林纾小说《荆生》中的皖人田其影射的是新文学阵营的_______。7、周作人曾作《什么是不道德的文学》为汪静之的诗_______作辩护。8、鲁迅曾说他的杂文“论时事不留面子,_______。”9、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发表在_______的创刊号上。10、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_______。11、_______曾评价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12、1978年,北岛与芒克等人创办_______,从此朦胧诗以一个群体的面貌展现。13、《青春之歌》中余永泽的原型是_______。14、俏吟是作家_______的笔记。15、_______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说:“新文化,新文学者,胡适之所以哗众取荣誉,得大名者。”16、维吉尔的史诗_______是对荷马史诗的借鉴和改编,其中前六卷模仿的是_______,后六卷模仿的是_______。17、《喧哗与骚动》书名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戏剧_______中的主人公的台词。18、但丁的_______是写给贝阿特丽切的爱情诗,是“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代表作之一。19、_______的《巨人传》,写的是巨人卡冈都亚和他的儿子_______的故事。20、德国美学家_______的_______和《汉堡剧评》对当时美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21、后期象征主义中,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克雷里和奥地利的_______。二、名词解释赋比兴、建安七子、“中间人物”论、“救亡压倒启蒙”、“迷惘的一代”、潘多拉的盒子三、论述题(五选二,每题30分)1、“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①材料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②以材料为例,分析这本典籍的文学艺术特点。2、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认为,“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同时出现具有重要意义,我觉得这两个典型中体现了人的天性中的两种根本、对立的特点……堂吉诃德是过去,哈姆雷特是未来。”请谈谈你的看法,并比较和分析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特点。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剧种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请结合具体的剧种,谈谈你的看法。4、1990年,海外和国内的学者,如唐小兵、黄子平、刘禾、盂悦、戴锦华等人,提出了“再解读”的主张,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进行重新评价。请结合数例,评价这一研究活动。5、班固在《两都赋》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这句话是是什么意思?班固还在其他什么作品中说过类似的话?这是他的一家之言吗?这一文学观点在典籍上是否有实际的呈现?试从文献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文学现象。 2021年 804中外文论 一、填空题1、中国先秦诸子典籍中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是_______。2、《文心雕龙》中专论文学鉴赏的篇目是_______。3、韩愈在_______等文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文学观点。4、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使用四声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是_______。5、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_______”。6、南朝梁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中说“_______,盖情性之风标, 神明之律吕也。”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诗论文是_______。8、结束了汉代古、今之争的学者是_______。9、《古文辞类纂》的编选者是_______。10、竞陵派在创作上倾向_______的风格。11、孔门四科;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12、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联系》中提出了“_______革命”的口号。1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_______。”14、列宁说:“_______的思想是我国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15、1917年,在北京神州学会上,_______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16、雅各布森是_______和_______两大文学思潮过渡时期的核心人物。17、站在“循环’的视角,加拿大批评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