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5-3-25 16:42:03

2013年黑龙江大学737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人类发明农业和畜牧业是在( )。A. 旧石舞寸代的早期B. 旧石器时代的中期C. 旧石器时代的晚期D. 新石器时代2. 古代波斯帝国的创立者是( )。A. 居鲁士一世B. 居鲁士二世C. 冈比西D. 大流士3. 古希腊史学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是( )。A. 希罗多德B. 修昔底德C. 色诺芬D. 波里比阿4. 古罗马建立“元首”制弟亍军事独裁,使罗马从共和时代转入帝国时代的政治家是( )。A. 凯撒B. 安东尼C. 屋大维D. 提比略5. 《历代先知与帝王史》是阿拉伯史学上划时代的巨著,其作者是( )。A. 泰伯里B. 马苏迪C. 伊本•艾西尔D. 哈利利6. 建立法兰西墨洛温王朝的君主是( )。A. 克洛维B. 矮子丕平C. 查理D. 虔诚者路易7. 在日本历史上建立最后一个尊府的是( )。A. 镰仓幕府B. 室町幕府C. 足利幕府D. 江户幕府8.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围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船队是( )。A. 郑和的船队B. 巴托罗缪•迪亚斯的船队C.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船队D. 费尔南多•麦哲伦的船队9. 16世纪在欧洲第一个爆发宗教改革运动的国家是( )。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尼德兰10. 1485年至1603年统治英国的王朝是( )。A. 加洛林王朝B. 都铎王朝C. 斯图亚特王朝D. 哈布斯堡王朝11. 在俄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沙星的国王是( )。A. 伊凡•卡利大B. 伊凡三世C. 瓦西里三世D. 伊凡四世12. 1762年发表《社会契约论》法国启蒙思想家是( )。A. 洛克B. 伏尔泰C. 孟德斯鳩D. 雅克•卢梭13. 印度莫卧儿帝国(1536—1857年)的创始人是( )。A. 巴布尔B. 胡马雍C. 阿克巴D. 奥朗则布14. 北美独立战争前夕,出版《常识》揭露英王专制、呼吁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的思想家是( )。A. 富兰克林B. 托马斯•潘恩C. 杰斐逊D. 汉密尔顿15.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了哪次政变,建立了以他自己为第一执政的临时执政府,由此法国共和制向军事独裁统治转变?()。A. 花月政变B. 雾月政变C. 牧月政变D. 果月政变16. 南美民族独立战争中的最为重要领导人,也是整个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中最为杰出的领袖,后被授予“解放者”光荣称号的历史人物是( )。A. 弗兰西斯科•米兰达B. 何基•莫雷洛斯C. 西蒙•玻利瓦尔D. 何基•圣马丁17. 一战后,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较大调整的条约是( )。A. 洛迦诺公约B. 百里安-凯洛格公约C. 洛桑条约D. 特里亚农条约18.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时间是( )。A. 1917年11月7日B. 1918年7月10日C. 1922年12月30日D. 1924年1月31日20世纪80年代提出“国际国家”政治大国战略的日本政治家是( )。A. 田中角荣B. 中曾根康弘C. 福田赳夫D. 大平正芳20. 20世纪20-30年代由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开创、二战后由费尔南•布罗代尔、夏尔、莫拉泽等人全面发展而形成的历史学派是( )。A. 新社会史学派B. 计量史学C. 年鉴派史学D. 口述史学二、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21. 《汉谟拉比法典》22. 摄关政治23. 文艺复兴24.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5. 维也纳体系26. 布雷顿森林体系27. 世界和平运动28. 戈尔巴乔夫三、史料分析题(每题30分,共60分)29. 结合已掌握的世界史知识,分析下面史料的历史缘由和意义。《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组成国民议会之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以便本宣言可以经常呈现在社会各个成员之前,使他们不断地想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因此,国民议会在上帝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除了依据公共利益而出现的社会差别外,其他社会差别,一概不能成立。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即自由、财产、安全及反抗压迫。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第四条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第五条 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第七条 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凡动议、发布、执行或令人执行专断命令者应受处罚;但根据法律而被传唤或被扣押的公民应当立即服从;抗拒则构成犯罪。第八条 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第九条 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即使认为必须予以逮捕,但为扣留其人身所不需要的各种残酷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第十条 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第十二条 人权的保障需要有武装的力量;因此,这种力量是为了全体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此种力量的受任人的个人利益而设立的。第十三条 为了武装力量的维持和行政管理的支出,公共赋税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赋税应在全体公民之间按其能力做平等的分摊。第十四条 所有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来确定赋税的必要性,自由地加以认可,注意其用途,决定税额、税率、客体、征收方式和时期。第十五条 社会有权要求机关公务人员报告其工作。第十六条 凡个人权利无切实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第十七条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之蒋相泽主编《近代部分》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23-125页。)30. 结合已掌握的世界史知识,分析下面史料的历史缘由和意义。《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1945年2月11日于雅尔塔)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
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黑龙江大学737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