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南大学678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1. 猛安谋克制2. 废两改元3. 稷下学宫4. 票拟批红5. 公车上书6. 十一届三中全会二、简答题1.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条件和主要表现2. 唐后期的政治危机。3. 《四库全书》的主要学术成就和不足。4. 晚清家庭变革的主要特征。5. 魏源师夷长技的“师夷”主要内容。6. 国民党败逃选择台湾的原因。三、论述题1.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及总体趋势。2. 何谓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简述它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四、材料题(每题30分,共60分)1.材料一:丞相李斯上書曰:“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壹,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史記·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春秋》大壹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壹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壹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傅》材料三:人之壹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欲夾雜者,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朱子語錄》问:(1)句讀,材料一導致了哪壹歷史事件(7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麽政策,有什麽影響?(8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壹哲學流派,分析這壹流派產生的原因。(7分)(4)簡述中國古代儒學的發展脈絡(8分)2.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自蘆溝橋事變發生以來,平津淪陷,戰事蔓延,國民政府鑒於暴日無止境之侵略,爰決定抗戰自衛,全國民眾同仇敵愾,全體將士忠勇奮發;被侵各省,均有極急劇之奮鬥,極壯烈之犧牲。而淞滬壹隅,抗戰亙於三月,各地將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暴日傾其海陸空軍之力,連環攻擊,陣地雖化煨燼,軍心仍如金石。臨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而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邇者暴日更肆貪黷,分兵西進,逼我首都。察其用意,無非欲挾其暴力,要我為城下之盟。殊不知我國自決定抗戰自衛之日,即已深知此為最後關頭,為國家生命計,為民族人格計,為國際信義與世界和平計,皆無屈服之余地。凡有血氣,無不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本必死之決心,繼續抗戰,必能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