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北大学中国史史考研真题
2014年 西北大学 中国史 初试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孟(伯)仲叔季2.墨家3.平城之围4.达鲁花赤5.南岳军事会议二、简答题(每题30分,共90分)1.试述“前四史”。2.请以王安石"方田均税法"、李椿年"经界法"、贾似道"公田法"为线索,简述宋代官府与豪强之间的关系。3.简述明代内阁制度的形成与演变。三、材料题(每题40分,共80分)1.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折狱龟监八卷八卷永樂大典本 宋郑克撰是书宋志作二十卷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録解题俱题作决狱龟监盖一书而异名者也大旨以五代和凝疑狱集及其子?所续均尚未详尽因采缀旧文补苴其阙分二十门其间论断虽意主尚德缓刑而时或偏主於寛未能悉协中道所辑故实务求广博多有出于正史之外者而亦或兼收琐细未免猥杂然究悉物情用广见闻而资触发较和氏父子之书特为赅备晁公武读书志称其依刘向晏子春秋举其纲要为之目録体例井然亦可谓有条不紊者也书録解题载其目凡二百七十六条三百九十五事今世所传锓本只存五门余皆散佚惟永乐大典所载尚为全书而已经合并原书二十卷之界限不复可考谨详加校订析为八卷卷数虽减于旧其文则於所缺失也—选自《四库全书纲目》卷101《子部·法家类》问题:(1)在答题纸上对材料加以句读。(10分。错断或漏断1处扣0.5分,扣分不超过10分)(2)解释材料中的“宋志”、“读书志”、“书录解题”、“録本“。(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目录书的特点及作用(20分)2.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1881年,开滦唐山矿建成出煤,以及后来唐山细棉土厂(启新水泥厂前身)、唐山制钢株式会社(唐山钢铁公司前身)、唐山发电所(唐山发电厂前身)相继建成投产,城子庄一带开始形成水泥、炼钢、发电粉尘污染区域,粉煤灰池、铁矿渣堆也开始在这一带出现。近一百多年来近代工业的发展对唐山坏境构成威胁的威胁。——唐山城市建设志编:《唐山城市建设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第页。材料二:早上,只要我刚一打开窗子,第一个来拜访我的,使是那些游离在太空中的,和弥漫在宇宙里的雾霾;而雾霾,那些无数灰白色的小东西,更像无数个飘渺的幽灵一样,一个个,一阵阵,一层层,像浪潮一样的,向我的脸上扑来,向我的身上袭来,向我这一座寂寞的小楼内闯来,呵呵,不一会,它便充满了我整个的房间。而随那些雾霾而来,便是一股股的冷气,和一道道的寒流,它更来像一支支的利箭一样,拼命的,潜入的,向我底肺里,向我底心脏内刺来;于是,我感到一阵很栗,更感到无限窒息、唉唉,我真诅咒这些雾霭呀!”“……生活在雾在的海里,桎梏在雾霾的笼里,看不到一丝阳光,呼吸不到一口新鲜空气。——秋田:《雾霾》,《宇宙风》,1942年,第140期。材料三:“我不幸住在上海煤烟缭绕的区域内,两个鼻孔终日充塞着乌黑的煤炭,家中的门窗大开时,不消片刻功夫,桌上榻上就薄薄的铺着一层美惠,如向室内空中仔细一望,还可见不少得煤灰,正在飘飘荡荡的继续光临呢!我想象我住在这种煤灰丰富的环境中,我的肺脏早已染成灰黑色,变成所谓炭肺了。”——无尘:(都是的煤烟问题》,《新中华》杂志第4卷第五期。材料四:四川木材燃料能自给。成都市的燃料,用于工业燃料或原料者少,主要作为生活必需品之家庭燃料。成都薪炭林树神丰富、生长速度快,有广大的供应产地。成都燃料有多种,分为柴、木炭与煤三类。尤其以柴的消费为大宗。柴多供作家庭然料作多用作动力及工业燃科,两种燃料虽互为竞争,但就其理念平均消费量观察,均成上涨的处势。其消费总量,以柴为大宗,煤次之,木炭最少,柴的消费以住户居多,煤的消费,则以学校及军政|机关消费量最大。——朱惠方:《成都木材燃料之需给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