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白朴杂剧《梧桐雨》的命名取自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_________。2、李清照的词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被称为_______。3、吴荪莆系茅盾先生创作于1930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________的主人公。4、意大利学者维柯在他与1725年出版的代表作_________中提出了“诗性智慧”这一重要概念。5、我国1957年发表《论“文学是人学”》论文的学者是__________。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西昆体2.临川四梦3.伤痕文学4.心灵辩证法5净化说(陶冶说)三、简答题(每题15分)1.《聊斋志异》中狐鬼世界的意蕴内涵。2.”赵树理方向“理解3.卢梭《新爱洛绮丝》中情感与伦理关系的理解4.如何理解文学经典?四、论述(4题中任选2题,不可多选。每题25分,共50分)1、举例说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征。2、对于中国大陆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请谈谈你的理解。3、小说是时间性的艺术,而西方现代小说在叙事上质疑和颠覆了传统的时间观念。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试以《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达洛维夫人》、《魔山》中的一部或你所熟悉的其他西方现代经典小说为例对此进行阐述。4、结合具体作品事例,阐释文学的审美属性。作文一(所有考生均必做此题90分)鲁迅先生1936年秋病逝于上海,墓地现位于虹口区鲁迅公园。想象一下,在2014年的某个秋日,你漫步在鲁迅先生墓前„„请以《在鲁迅先生墓前》为题,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作文二(文学类考生请做此题60分)以下观点出自哈弗大学宇文所安教授《把过去国有化:全球主义、国家和传统文化的命运》这篇文章中的一段:我们可以说,在十九世纪的动荡之前,中国知识分子把自己的文化视为普遍性的,而不是视为国家性的。也就是说,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