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2004 年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儒家体系的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朝诗人中并称为“大小谢”的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齐代诗人____________。
3、“张王乐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人的乐府诗歌。
4、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是____________、其词集名为《____________》。
5、苏轼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评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色为“诗中有画。”
6、《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7、《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者是____________。
8、“一本四折”是____________的结构通例。
9、清代常州词派的代表作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端以胡适发表《____________》、陈独秀发表《____________》
为标志。
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
12、《风萧萧》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塔里的女人》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3、鲁迅称____________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4、“雨巷诗人”是指____________。
15、金庸武侠小说的封闭之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三突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四次文代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
19、希腊神话中英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以地母____________和天神乌拉诺斯为中心的神话,表现的是原始社会中杂婚时期和母权制时期的社会生活。
21、西班牙最早和最有代表性
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