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城市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小题15分)1.社会制度2.社会分层3.社区工作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小题45分) 1.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简述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15分) 2.简述组织结构中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15分) 3.简述在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过程中社会工作发挥的作用。(15分)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2分,共3小题66分) 1. (22分)材料:北京作为首都以及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人口和产业聚集对城市的承载力造成巨大压力。1996-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由1259.4万增长到272.9万,即21年间人口总量增长了913.5万人,远超出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所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人口不能超过1800万的规划指标。2010年开始,北京采取了小客车的限购措施,机动车保有量仍然在不断增长,从2006年的284.2万辆增长到2016年的51.8万辆,11年间增长了101%,车辆增速已经超出了道路面积的增速,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区域性雾霾天气频发,已经成为春冬季节的常态,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甚至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此外,还存在着土地资源紧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大城市病”,顾名思义是指在大城市里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病症”。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受困于“城市病”,城市系统运行不畅,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制约。破解“大城市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结合材料,请回答问题:(1)试分析城市问题的主要类型有哪些?(2)试对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2. (22分)材料:在全国各地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浪潮中,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深入江西的贫困村开展专业服务。该村庄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这些人除了春节很少回家,他们的未成年子女被迫和父母分离生活,成为“留守儿童”据统计,该村目前共有留守儿童225名,其中14岁以下192名。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地生活状况,该社会工作机构深入村庄进行调研。社会工作者通过个别访谈、发放各种量表等方式,从不同的方面调查了留守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从总体上了解村情村貌、家庭分布、生活状况等。基于以上资料,社会工作者对这些儿童的需求和问题进行了个别评估,对225名留守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实现“一人一档案、一人一方案”的目标。结合材料,请回答问题:(1)社会工作者的做法突出体现了哪一个社会工作价值观?它的涵义是什么?(2)该价值观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是什么?3.(22分)材料:陕西某小区最近新开了一个便利小超市。这个超市的工作人员与一般的超市不同,他们是由7名心智障碍者组成的,他们希望这里成为他们就业和技能培训的一个地方。这家超市的7名店员都来自一家心智障碍者服务机构,他们有的智力发育迟缓,有的患有自闭症。机构在接收这些学员时,从心理和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了需求评估。评估发现成年心智障碍者基本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但在之前的求职经历中,被认为是缺乏甚至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他们多数处于成年初期,自我意识得到迅速发展,随之在人际交往、工作发展、社会融入等方面也有了更强烈的需求。但是长期和社会的隔离,导致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且加重了对家庭的依赖性、削弱了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决定为他们开展就业服务,提升他们的社会融入感,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发挥个人所长,开发不同服务对象适应不同岗位的潜能围绕既定目标,社会工作者制定了包括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在内的一系列服务策略。通过社区开展大型活动、参加人际关系互助小组、建立个人档案等方法,教会了服务对象物品收纳技能、蛋糕制作技能、衣物熨烫技能等,现在他们可以负责门迎、理货、收银、送货等各种工作。 社区居民来到这个超市后,无不惊叹:原来有了专业社工的帮助,残疾人也是可以工作的!一年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