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5-1-16 16:25:39

2019年北京城市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小题15分) 1. 社会工作伦理 2. 本土性社会工作 3. 社会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小题45分) 1. 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功能有哪些? 2. 什么是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 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小题40分) 1. 从社会工作视角论述为什么在我国要大力发展老年人社区照顾? 2. 社会工作者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请结合实际阐述正确处理角色失调问题的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2小题50分) 1. 材料:2017年6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2017年11月,民政部召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启动实施会议暨首批“牵手计划”实施工作专题培训班。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部署,要求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新时代要继续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带领人民走上幸福的道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对于新时代扶贫方式的转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贫困地区在社会工作培训、机构、人才和服务方面的需求,民政部决定于 2017-2020 年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引导先发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结对帮扶贫困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从 2017 年至 2020 年,从社会工作先发地区遴选 300 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对一牵手帮扶贫困地区,培育发展 300 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养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贫困地区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300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前,参与首批“牵手计划”的21个省份已完成100家援派机构和100家受援机构的名单确定、方案制定、牵手对接等工作。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重点从社会工作功能的角度,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参与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 材料:城市化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为了应对近年来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土地需求旺盛、建设用地扩张与保护耕地面积、守住“18亿亩红线”之间的矛盾,2008年开始,我国在一些试点省份进行了以“增减挂钩”为核心的一系列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出地、资本下乡、农民上楼”的模式,对农村土地尤其是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村民则搬入由政府补贴修建的回迁社区或还建社区居住。在这种国家主导推进的城市化模式下,大量村庄被“撤村并居”,就地城市化,农民回迁上楼,“村改居”社区在各地广泛出现。 从积极角度来看,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以及村庄整理与改造等是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农民居住集中的主要驱动机制。工业化是直接动因,城市化是必然结果,农业产业化直接推动了农业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 从实施效果来看,集中居住的新社区的确有助于土地资源使用、农村公共设施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因素都成为地方政府推动集中居住和“撤村并居”的动力源。回迁社区能够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村庄的社区化管理,使农民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以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 “撤村并居”、农民上楼使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
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年北京城市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