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城市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6 小题 30 分)1.社会工作对象2.敬业3.尊敬人4.越轨亚文化5.社会转型6.逆向社会化二、简答题(每小题 9 分,共 5 小题 45 分)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2.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与过程模式有何不同?组织模式如何分类?请简要说明。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4.请简述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5.请结合实际,简析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几大主体环境,以及如何对人的社会化产生影响?三、论述题(每小题 25 分,共 3 小题 75 分)1.请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来分析下面的案例。社区最近响应残联号召,开展“关爱残疾人,让残疾人回归社区”活动, 却收到居民的投诉。信中要求社区居委会把社区中所有精神残疾人士“管理” 起来,不要让“这些傻子”走出家门,以免对社区居民造成伤害。小李是一名腿部有残疾的人士。他昨天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现这个公交车站的无障碍通道被自行车堵住了。他上车后,不仅没有人给他让座,还有人指指点点说“都残废了,还出来干吗?多烦人!”。请回答:(1)两个案例对残疾群体的看法是怎样的?请运用标签理论分析这些看法可能导致的后果。(2)上文提到的“关爱残疾人,让残疾人回归社区”活动,运用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什么理论?2.请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来分析下面的案例。一名高中男生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原来他在初中时一直担任班长,上高中后屡次参加班干部选举都未能成功,他因此十分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任何能力的人”,连学习也不能够专心投入了。另一名 16 岁的高中女生,家境优越,却和宿舍同学发生了难以调解的矛盾, 起因只是因为生活小摩擦。她向本文只能试读31%,开通VIP会员后可阅读全文。
页:
[1]